山東省人大代表、聯泓集團有限公司董事長兼總裁鄭月明(左)做客齊魯網《兩會大家談》節目,暢談供給側改革。
齊魯網濟南1月28日訊(記者 孔冠軍)2015年底中央經濟工作會議后,供給側結構性改革大幕開啟。山東也在《政府工作報告》中提出,“加強供給側結構性改革?!鄙綎|省人大代表、聯泓集團有限公司董事長兼總裁鄭月明在接受齊魯網專訪時表示,化工行業要補齊短板、轉型升級,改革核心在創新,供給端四大要素要協調發力。
山東將在供給側結構性改革上發力?!墩ぷ鲌蟾妗分忻鞔_,用改革的辦法推進結構調整,減少無效和低端供給,擴大有效和中高端供給,增強供給結構對需求變化的適應性和靈活性,提高全要素生產率。所謂供給側改革,就是從供給、生產端入手,通過解放生產力,提升競爭力促進經濟發展。
如何克服劣勢,營造優勢?同樣也需“供給側”意識。鄭月明認為,我國化工行業與歐洲、美國等先進國家相比,還存在很大的差距。目前,阻礙行業發展競爭力主要存在三大問題。產能過剩成為這個行業的最大問題,而在西方國家,產能問題能夠市場自動調節,所以很好的規避了風險。另外,國內化工行業太依賴長期出口,再加上低成本、低資源,一旦人們的消費需求變了,就會出問題。
在鄭月明看來,需求端看表面是后工業化時代投資減少了,看似表面是消費能力下降了。但其實是供給端出現問題了,一方面國內消費不旺,另一方面大量向海外消費了。比如海外旅游持續的火爆,這就說明一個問題,當前經濟面臨問題不是短期需求的問題,而是長期供給方面的問題。到目前為止,鄭月明已經為自己的企業打造了一條以化工性材料和化工為產品為方向的高端產業鏈,而且產銷平衡,初步得到市場認可。
“化工嚴格意義上講是個傳統產業,但是在傳統產業中也有新興產業?!编嵲旅鞅硎?,在十三五開局之年,也是中國經濟大環境發展的關鍵一年,要大力轉型升級、提質增效,在原有基礎上做一些提升、技術改進,讓其轉化為“新型產業”。
在供給端四大要素,勞動力、土地、資本、創新中。鄭月明認為資本和創新跟企業聯系比較緊密,而核心是創新。目前這四大要素最主要的問題是跟需求的匹配不合理,造成大量重復的產業。而國有企業在中間,有著資本支持和壟斷的優勢。
“為什么這次提供給側改革主要是指國有企業?”鄭月明分析,非國有企業因為自身能力和創新的不足,需要在創新方面加大研發投入,而由于其主業還沒有形成大量的研發投入,實心有余力而力不足。國家出現少量的創新民營企業,民營企業反而成了創新主體,大量的壟斷資源被國有企業獲得,這就存在一定的問題。